中国江西网讯记者曾灵报道:南云竹篙火龙,起源、传承于宁都县洛口镇南云村。相传在明洪武年间,南云村发生了一场特大瘟疫,村民大批死亡,为抗击瘟疫入侵,他们创造了竹篙火龙这一象征力量和抗争的形式。瘟疫消失后,他们将这一活动形式保留了下来,并不断改进,以资纪念和娱乐,于是形成了这独特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。
南云竹篙火龙
洛口镇南云村在每年的中秋节夜,都会举行"竹篙火龙"的汉族民俗活动,据称是要祛邪除魔,村人砍下长约6余米长的青毛竹,上面绑满浸透油质的纸煤,全村分房出队,共7房,每队出7根竹篙火,共七七四十九根。
晚饭后,点燃竹篙火,高高举起,游遍全村。远看,7条火龙直指云天,风力吹动火苗,全村照得亮如白昼,竹篙火龙上的朵朵火焰,宛如镶嵌在天幕上的颗颗明珠,流光溢彩,整个场面十分壮观,气势非凡。
竹篙火龙每到一个村头,便会打响三声震天撼地的开路铳。村民们会主动打开家门,在门口摆上香案、果品,点烛、焚香、燃鞭炮来隆重迎接。
这项汉族民俗活动相传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,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,身在异地再远的南云村人也要赶回家,为的就是要参加这"竹篙火龙"活动,所以这里的中秋节比过年还要热闹。目前,该项民俗活动已被申报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